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头部文案

发布时间:2020-01-06 00:00:00
全国建材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及性能监测研究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and Study on Performance Monitor
2015年第8期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应变监测
Recycled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Strain monitoring
2015年第8期
1000-4637(2015)08-20-04
2011年浙江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补助“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实践研究”;2010年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
谢云飞1,2,李智慧3
1.上海大学土木系,200078;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26010; 3.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 310013

谢云飞1,2,李智慧3

浏览量:
1000
摘 要:目前,对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研究较多集中于实验室试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研究鲜有案例。本文结合具体工程,配制再生混凝土,并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典型构件,在360d龄期下进行长期应变监测,并与相似受力状态的普通混凝土构件对比,以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Abstract: 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recycled concrete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laboratory test when there are few cases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Based on detailed project, recycled concrete is configured and applied in typical components in this paper. During the age of 360d, long-time strain monitoring is don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rdinary concrete with similar status to give stress performance analysis.
英文名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and Study on Performance Monitor
刊期 : 2015年第8期
关键词 :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应变监测
Key words : Recycled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Strain monitoring
刊期 : 2015年第8期
DOI :
文章编号 : 1000-4637(2015)08-20-04
基金项目 : 2011年浙江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补助“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实践研究”;2010年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
作者 : 谢云飞1,2,李智慧3
单位 : 1.上海大学土木系,200078;2.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26010; 3.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 310013

谢云飞1,2,李智慧3

摘要
参数
结论
参考文献
引用本文

摘   要:目前,对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研究较多集中于实验室试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研究鲜有案例。本文结合具体工程,配制再生混凝土,并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典型构件,在360d龄期下进行长期应变监测,并与相似受力状态的普通混凝土构件对比,以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Abstract: 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recycled concrete a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laboratory test when there are few cases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Based on detailed project, recycled concrete is configured and applied in typical components in this paper. During the age of 360d, long-time strain monitoring is don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rdinary concrete with similar status to give stress performance analysis.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应变监测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1) 采用同配合比设计、相同搅拌与浇筑工艺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同,且均超过设计强度要求,因此,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2)原生与再生混凝土梁跨中应变差异不大,因此,可认为再生混凝土抗变形能力接近于原生混凝土;原生与再生混凝土板均主要表现为压应变,最大拉应变出现在相同龄期,均未超过混凝土极限拉应变,因此,再生混凝土抗裂性能好;再生与原生混凝土柱压应变相近,以上可说明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中的典型构件是可行的。
[1] 肖建庄.再生混凝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5177—2010 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 GABR A R, CAMERON D A.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for unbound pavement consttruction[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2,24(6):754-764.
[4] ACI Committe 555. Removal and reuse of hardened concrete[J]. ACI Material Joural, 2002,99(3):300-325.
[5] SAGOE-CRENTSIL K K,BROWN T T.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ade with commercially produced coarse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1, 31(5): 707-712.
[6] 杨桂新,吴谨,叶强.再生粗骨料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2):55-63.
[7] 周静海,郭凯,孟宪宏,等.高掺入量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859-864.
[8] 王长青.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最新进展[J].建筑结构,2014,22(11):60-66.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关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访问量 468,401   网站统计

官方微信公众号关闭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杂志    |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