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头部文案

发布时间:2020-01-06 00:00:00
全国建材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全部文章

第一期

利用磷石膏生产新型免烧砖的试验研究
利用磷石膏生产新型免烧砖的试验研究
  • 周富涛1,石宗利2,陈晓光1,李福元3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 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方法,进行了以磷石膏胶凝材料为主体,以炉渣为骨料,并加入熟石灰、激发剂等,生产免烧砖的不同配合比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磷石膏胶结材:炉渣:熟石灰:改性剂=100:50:4:2.5配合比下,水灰比为0.15时,可获得7d抗压强度为17.4MPa的制品。采用最佳配比在免烧砖机上进行试验,经养护后,获得强度等级为MU20,抗冻性、吸水率和收缩值等完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免烧砖成品。
再生粗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粗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黄 伟1, 2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采用再生粗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特征,探讨了再生粗骨料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粉煤灰的取代量和钢纤维体积率掺量的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得出各组分掺量的最佳配合比,利用该配比进行砌块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砌块略低,但优化孔型砌块的抗压强度比普通砌块要好,有利于在墙体中应用。
粉煤灰与矿粉复合作用对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
粉煤灰与矿粉复合作用对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
  • 王爱勤1,张中国1,丁 浩1,张承志2,袁镇霞1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通过在聚苯乙烯颗粒保温砂浆中复掺矿粉与粉煤灰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强度与容重之间的关系,找出了保温与强度相对较好的砂浆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与矿粉掺量的增加,保温砂浆早期强度下降,后期强度增长较快,但在矿粉掺量为20%,粉煤灰掺量在30%时,保温砂浆出现强度相对较高,容重相对较低的情况,满足了保温砂浆最佳配比的要求。
高强砂浆制备技术研究
高强砂浆制备技术研究
  • 庄其昌,金祖权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采用硅灰、超细矿粉及粉煤灰单掺、双掺或三掺制备高强砂浆。结果表明:单掺硅灰或超细矿粉时,砂浆的抗压强度随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硅灰或超细矿粉掺量达到30%~40%,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00MPa,抗折强度达到20MPa。当用40%的硅灰与超细矿粉复掺制备砂浆,其抗压强度最大达到100MPa。单掺和复掺粉煤灰,降低了砂浆早期抗压强度,但流动性提高。此外,高强砂浆中大于50nm的孔隙体积率为15%,相比普通砂浆降低了约50%,孔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粗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
粗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
  • 焦红娟,史小兴,刘丽君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粗合成纤维是继钢纤维和细纤维之后的一种新型纤维,兼有细纤维的抗裂性能和钢纤维的增强、增韧特点。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粗合成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其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改善,并介绍了国内外对粗合成纤维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泵送钢纤维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及施工技术
泵送钢纤维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及施工技术
  • 顾期斌1,徐二华2,王小磊3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以轻集料为主要原料,研制了钢纤维高强轻集料桥面混凝土,对其容重、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弯曲韧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桥面钢纤维轻集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技术要点。
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 李光辉1,张 鹏1,赵 军2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掺量对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及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对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掺量一定时,抑制了混凝土的剥落,降低了混凝土的损伤速率,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能。
不同几何尺寸及弹性模量混合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不同几何尺寸及弹性模量混合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 刘 冬,黄 真,伏俊杰,王 璞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对不同几何尺寸及弹性模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劈拉、弯折和冲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特别设计了抗冲击试验装置,比较了不同纤维几何尺寸、种类和掺量对混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混合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并总结了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较为突出的混合纤维的种类和掺量。
人工填海场地沉井结构与预制桩复合受力体系的应用
人工填海场地沉井结构与预制桩复合受力体系的应用
  • 梁松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人工填海软弱地基上预制桩与沉井结构复合受力体系方案的选择、设计确定和施工方法,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支承层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支承层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 邓国兵1,严金壁2,许正科1
2010年第1期
摘要
引用本文
摘 要: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武汉工程试验段,在国内率先进行无砟轨道支承层材料的研究。对所用原材料和配合比参数进行了优选,成功设计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支承层材料的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干燥骨料重量3.5%的Ⅰ级粉煤灰后水泥仅用150kg/m3即可,设计配合比28d抗压强度达到15 MPa以上的要求,拌合物易于浇捣。提出了该材料的施工控制参数及指标,即:现场钻芯28d抗压强度必须大于10MPa、现场密实度(Dpr)不小于0.98和填料颗粒级配满足要求。该材料运用于施工现场,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上一页
1
2

关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访问量 468,401   网站统计

官方微信公众号关闭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杂志    |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