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头部文案

发布时间:2020-01-06 00:00:00
全国建材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钢筋桁架叠合板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
2006年第2期
叠合板;钢筋桁架;试验研究;刚度;极限承载力
2006年第2期
1000-4637(2006)02-57-04
刘 轶1,童根树1,李文斌2,石成林2,曹志毅1
1. 浙江大学,杭州 310027; 2.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刘 轶1,童根树1,李文斌2,石成林2,曹志毅1

浏览量:
1000
摘 要:通过对4块楼板的荷载试验,研究了钢桁架叠合板系统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的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验证了施工阶段叠合板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参考规范提出了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楼板结构相比钢桁架叠合板系统在施工阶段挠度明显减小,使用阶段抗裂性能及刚度略有提高,极限承载力与普通楼板基本相同。利用钢桁架叠合板系统,可以大幅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取消模板工程,加快施工进度,而且与其他自承式楼板体系相比在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英文名 :
刊期 : 2006年第2期
关键词 : 叠合板;钢筋桁架;试验研究;刚度;极限承载力
Key words :
刊期 : 2006年第2期
DOI :
文章编号 : 1000-4637(2006)02-57-04
基金项目 :
作者 : 刘 轶1,童根树1,李文斌2,石成林2,曹志毅1
单位 : 1. 浙江大学,杭州 310027; 2.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刘 轶1,童根树1,李文斌2,石成林2,曹志毅1

摘要
参数
结论
参考文献
引用本文

摘   要:通过对4块楼板的荷载试验,研究了钢桁架叠合板系统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的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验证了施工阶段叠合板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参考规范提出了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楼板结构相比钢桁架叠合板系统在施工阶段挠度明显减小,使用阶段抗裂性能及刚度略有提高,极限承载力与普通楼板基本相同。利用钢桁架叠合板系统,可以大幅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取消模板工程,加快施工进度,而且与其他自承式楼板体系相比在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叠合板;钢筋桁架;试验研究;刚度;极限承载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1)叠合板施工阶段的变形计算可以采用桁架模型并考虑预制层受压混凝土作用以满足有关对楼板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变形(刚度)和强度要求。对于使用阶段的变形计算,可以按照规范中叠合构件的公式进行近似计算,偏安全;考虑荷载长期效应作用的挠度可参照本文中介绍的方法进行验算。
(2)楼板破坏极限承载力与普通现浇楼板承载力相差不大,极限承载力可以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对正截面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
(3)通过试验验证,钢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在施工阶段可以作为有效的自承模板,预制构件混凝土层对楼板的刚度有比较大的贡献,对楼板的挠度控制作用明显,在施加集中活荷载及近似均布活荷载时挠度均小于施工阶段控制挠度L/180,可以满足施工阶段楼板变形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加设支撑,对挠度进行进一步控制。
(4)作为一种新型楼板体系,通过与其他楼板系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其与传统楼板体系相比在施工周期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是一种值得在实际工程中广泛推广的楼板体系。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材料试验手册》
[4] 周华旺. 现代混凝土叠合结构.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 赵顺波,张新中. 混凝土叠合结构.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6] 舒士霖. 钢筋混凝土结构.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个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关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访问量 468,401   网站统计

官方微信公众号关闭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杂志    |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