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头部文案

发布时间:2020-01-06 00:00:00
全国建材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State-of-the-Art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Design Methods of Concrete Piled and Composited Beams
2008年第1期
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设计方法
2008年第1期
1000-4637(2008)01-44-05
2007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研项目
薛伟辰,杨云俊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 200092

薛伟辰,杨云俊

浏览量:
1000
摘 要: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在预制构件上后浇一层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在较系统地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一次受力叠合梁的受力性能与整浇梁相似,而二次受力叠合梁在受力过程中存在着受拉钢筋和箍筋“应力超前”、后浇混凝土“受压应变滞后”与“剪应力滞后”等现象;除叠合面受剪外,一次受力叠合梁的设计方法与整浇梁类似,而二次受力叠合梁可在整浇梁设计的基础上,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进行设计。
英文名 : State-of-the-Art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Design Methods of Concrete Piled and Composited Beams
刊期 : 2008年第1期
关键词 : 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设计方法
Key words :
刊期 : 2008年第1期
DOI :
文章编号 : 1000-4637(2008)01-44-05
基金项目 : 2007年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研项目
作者 : 薛伟辰,杨云俊
单位 :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上海 200092

薛伟辰,杨云俊

摘要
参数
结论
参考文献
引用本文

摘   要: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在预制构件上后浇一层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在较系统地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一次受力叠合梁的受力性能与整浇梁相似,而二次受力叠合梁在受力过程中存在着受拉钢筋和箍筋“应力超前”、后浇混凝土“受压应变滞后”与“剪应力滞后”等现象;除叠合面受剪外,一次受力叠合梁的设计方法与整浇梁类似,而二次受力叠合梁可在整浇梁设计的基础上,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进行设计。

关键词:
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设计方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1)混凝土叠合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与日俱增,一些特殊截面形式和连接方式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梁的开发与研究将越来越受关注。
(2)随着混凝土叠合结构在地震区的逐渐推广应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叠合梁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焦点。
(3)开展二次受力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长期性能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4)在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对叠合梁叠合面受剪性能的影响值得探讨。
(5)采用纤维塑料筋作为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叠合梁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尚待开展。
(6)国内外的叠合面受剪设计方法尚未统一,新旧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的大小、叠合参数αh、αM等对叠合面受剪承载力的定量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
[1] 周旺华.现代混凝土叠合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 ACI-ASCE Committee 333. Tentativ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Composite Beams and Girder for Buildings. ACI Journal, 1960, 57(6): 609-628.
[3] 装配整体梁板专题研究组.装配整体梁板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附设计建议).1981.
[4] 叠合式连续梁性能与设计方法专题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连续梁正截面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混凝土结构研究报告选集(第3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 黄赛超,陈振富,周旺华.混凝土叠合梁跨中截面的内力转移性能[J].中南工业大学报.1996,27(4):405-409.
[6] 叠合梁专题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的研究[J].建筑结构,1982 (4).
[7] 叠合结构专题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综合报告,武汉工业大学建工系,1985.
[8] 周旺华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连续梁斜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混凝土结构研究报告选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9] 赵顺波,黄和法,李树瑶等.均布荷载钢筋混凝土迭合梁抗剪试验研究[J].港口工程.1998,(1):6-9.
[10] N. W. Hanson. Precast-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2. Horizontal Shear Connections [J]. Journal of the PC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1960, 2(2).
[11] Saemal. J C and Washa. G W.Horizontal Shear Connections Between Precast Beams and Cast-in-Place Slabs [J]. ACI Journal, 1964, 61(11).
[12] ACI Committee 318.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nd Commentary [S]. American Institute, 2005.
[13] 贺采旭,许维华.钢筋混凝土叠合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2.
[14] 谢汉,汪声瑞.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叠合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88 (4).
[15] 龙炳煌,周旺华.叠合梁的界限受压区高度和最大配筋率公式.土木工程学报[J].1994,27(6):29-35.
[16] 王运霞,赵顺波.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11(3):76-80.
[17] 常鹏,姚谦峰.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斜截面承载力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报.2005,15(12):16-20.
[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9] Loov, R. E., and Patnaik, A. K. Horizontal Shear Strength of Composite Concrete Beams with a Rough Interface [J]. PCI JOURNAL. January-February 1994, 48-69.
[20] 周旺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式受弯构件的设计方法.武汉工业大学,1987.
[2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叠合梁单调荷载试验研究报告[R].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2007.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关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访问量 468,401   网站统计

官方微信公众号关闭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杂志    |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