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头部文案

发布时间:2020-01-06 00:00:00
全国建材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科技期刊
江苏省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混凝土圆柱体受热时温度场的测试与模拟
Test Measures and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for Concrete Cylinder Being Heated
2009年第2期
混凝土;圆柱体;温度场;试验;数值模拟
2009年第2期
1000-4637(2009)02-6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508008)
梁 磊1,赵 文1,李 艺1,陈 伟2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 2.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梁 磊1,赵 文1,李 艺1,陈 伟2

浏览量:
1000
摘 要: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对材料的性能及构件的应力有很大影响。为了明确受热情况下混凝土圆柱体内部的温度分布,文章采用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布置温度传感器对?覫200×550mm混凝土圆柱体进行温度测试以及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瞬态热分析发现:所受较高温度荷载会使混凝土圆柱体中心点在受热初期比所受较低温度荷载情况下的升温速率快;混凝土圆柱体的内部温度场,在离顶面较远处,沿径向呈条形分布;离顶面较近处,呈弧形分布。
英文名 : Test Measures and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for Concrete Cylinder Being Heated
刊期 : 2009年第2期
关键词 : 混凝土;圆柱体;温度场;试验;数值模拟
Key words :
刊期 : 2009年第2期
DOI :
文章编号 : 1000-4637(2009)02-60-04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508008)
作者 : 梁 磊1,赵 文1,李 艺1,陈 伟2
单位 : 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 2.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梁 磊1,赵 文1,李 艺1,陈 伟2

摘要
参数
结论
参考文献
引用本文

摘   要: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对材料的性能及构件的应力有很大影响。为了明确受热情况下混凝土圆柱体内部的温度分布,文章采用试验和模拟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布置温度传感器对?覫200×550mm混凝土圆柱体进行温度测试以及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瞬态热分析发现:所受较高温度荷载会使混凝土圆柱体中心点在受热初期比所受较低温度荷载情况下的升温速率快;混凝土圆柱体的内部温度场,在离顶面较远处,沿径向呈条形分布;离顶面较近处,呈弧形分布。

关键词:
混凝土;圆柱体;温度场;试验;数值模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1)所受较高温度荷载会使混凝土圆柱体中心点在受热初期比所受较低温度荷载情况下的升温速率要快;受热时间延长后,所受较低温度荷载会使混凝土圆柱体中心点比所受较高温度荷载情况下的升温速率要快。
(2)混凝土圆柱体的内部温度场,在离顶面较远处,受顶面热荷载影响较小,沿径向呈条形分布;离顶面较近处,同时受顶面和圆周面热荷载作用,以低温区于对称轴的收敛点为中心,呈弧形分布。
[1] 王卫锋,陈国雄,马文田.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的温度监测与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7, 35(21):69–74.
[2] 吕常新,吕建福,巴恒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实测与芯部的力学性能发展规律[J].建筑技术, 2006, 37(6):439–440.
[3] 张谢东,张治国,丁永军,等.磴口黄河大桥箱梁温度场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9(3):392–395.
[4] 王解军,李全林,卢向华.混凝土箱梁桥施工控制的温度效应[J].公路, 2003, (1):129–131.
[5] Li Wei and Guo Zhenhai.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J].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1993, 14(1): 8–16.
[6] Mohamedbhai G.T.G. Effect of exposure time and rates of heating and cooling on residual strength of heated concrete[J].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1986, 38 (136):127–135.
[7] Marta Choinska, Abdelhafid Khelidj,, George Chatzigeorgiou.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level related damage on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7, 37(1): 1–10.
[8] 梁磊,赵文,李艺,等.受热前、后的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混凝土, 2008, (2):9–11.
[9] 梁磊,李艺,赵文,等.受热前、后的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混凝土, 2007, (12):10–12.
[10] 李丽,胡海涛.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温性能研究综述[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5(3):33–38.
[11] 卢兴江,钱春.混凝土非稳态温度场的计算[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1, 35(6):613–617.
[12] 吴波,马忠诚,欧进萍.高温后混凝土变形特性及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1999, 20(5):42–49.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关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总访问量 468,401   网站统计

官方微信公众号关闭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杂志    |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

版权所有: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苏ICP备10086386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苏州